伊勢物語:在五中將的日記福利品出清
實用熱門好書推薦 在此推薦給您
博客來文學小說-世界經典文學分類一品好書
在網路上爬文好久 終於找到[伊勢物語:在五中將的日記]的詳細介紹
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內容簡介
日本人的戀愛聖經 平安時期的不朽名著
《伊勢物語》與《竹取物語》差不多同期問世,是日本文學史當中現存最早的和歌物語,也是和歌物語文學的代表作品。作者不詳。物語內容,是以著名和歌為主,敘述和歌的由來,或將戀愛故事、傳說逸事附會其上,形成一篇篇的物語。這部物語是由一百二十五話,總共二百○六首(也有的版本為二百○九首)和歌構成。
一般認為《伊勢物語》是以在原業平(825~880年)為原形塑造的「以前有一個男子(以下統稱「某男子」)」為主角貫穿全篇作品,描述他的家族關係、親戚關係、朋友關係、主從關係,以及分量占了七成以上的戀愛關係。時間上則由第一話的「某男子」初冠,一直描寫到一二五話的年老辭世,構成了一部一位多情男子的一代傳奇。整體而言,《伊勢物語》是一部以在原業平的和歌為中心所構成的戀愛詩文集,堪稱日本人的戀愛聖經、文學的不朽名著。首先看一下第一話就可看出這位「某男子」是如何的一位戀愛高手。
第一話
從前有一個男子,方始束髮加冠之年,因在奈良都春日野附近的鄉村中有自家的領地,所以到那地方去打獵。在這鄉村裡,住著高貴而美貌的姐妹兩人。這男子就在牆垣的隙縫中窺看她們。想不到在這個荒涼的鄉村裡,無依無靠似的住著這麼兩個美人,他覺得奇妙,心中迷惑不解。就在自己的獵裝上割下一片布,在布上寫了一首歌,送給這兩個女子。此人穿的是信夫郡出產的麻布制的獵裝。
歌曰:
誰家姐妹如新綠,
使我春心亂似麻。
年紀還很輕,而說話全是大人口氣。
那兩個女子,大概也覺得這樣地詠歌是富有趣味的吧。
從前有一首古歌:
君心何故如麻亂,
我正為君夢想勞。
上文的歌,是巧妙地運用這古歌的意思吟成的。
從前的人,雖然年紀很輕,就會試行即興地表現風流情懷。
《伊勢物語》這部作品,是由各個不同的章話集合構成,有些章話各別獨立,但也有些與鄰接的章話相互關聯。由於這個特殊性質,使得《伊勢物語》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章話排列不同的異本。多數以「某男子」的初冠做為第一話,但亦有以「某男子」與伊勢齋宮之戀做為第一話等等不同的版本。因此有學者說,與伊勢齋宮之戀為首的版本,是《伊勢物語》的書名由來。
《伊勢物語》中多彩華麗的戀愛故事,尤以二條皇后物語及齋宮物語為最。男子與二條皇后之間的愛情,早在《伊勢物語》的前半,便以無法實現的悲戀形式出現。這場悲戀,也致使男子離開京城下放東國,進行其後的「下東國」的傷心之旅。
若將《伊勢物語》所有的章話視為一整個連貫的故事,是無法解釋、分析的。為理解這部作品的內容,應該將《伊勢物語》的各個章話分類為章話群來鑑賞。本導讀特別挑選其中有「日本版羅密歐與茱麗葉」之稱的《伊勢物語》第三、四、五、六、八話以及第六十四話、七十五話的二條皇后章話群加以介紹。
《伊勢物語》中,敘述男主角「某男子」的戀愛故事章話,占了全篇的七成左右。然而成為男子戀愛對象之女子,在故事中被明示身分者並不多。但在《伊勢物語》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篇戀愛故事──二條皇后物語及伊勢齋宮物語中,不但明白點出男子戀愛對象的身份,而且兩者都是史實上的人物,地位高貴特殊,但最後卻以悲戀收場。
《伊勢物語》開頭的第三、四、五、六話裡,寫男子與二條皇后藤原高子之間的戀愛故事,形成一個章話群。
第三話裡,男子將珍奇的「鹿尾菜」隨著和歌「若教能免相思苦,枕袖臥薪亦不辭。」致贈給還是尋常人身份的二條皇后。
第四話敘述男子心儀的女子某日突然藏身不見之事。本話於首句點出女子身份:「皇太后住在東京的五條地方,其西邊的屋子裡住著一個女子。」此位居住於五條后順子宮西廂房之女子,根據史實,即是後來入宮的二條皇后高子。此話描寫了男子與女子兩人因偶然相遇,一見傾心,纏綿日久,終於情深如海,但女子忽然遷往別處去,男子只能抱著憂愁苦恨之心度送歲月。當隔年梅花盛開之際,男子想起了去年之事,便去尋訪那女子已經遷離的西廂房,站著眺望,坐著凝視,但見環境已經完全不一樣了。男子淌著眼淚,在荒寂的屋簷下,橫躺地面上,直到涼月西沈,回想去年的戀情,吟成詩歌:「月是去年月,春猶昔日春。我身雖似舊,不是去年身」到了天色微明之時,吞聲飲泣地回家去。
第五話描述男子和與第四話同樣居住於東五條大道的女子相戀,卻被女子居處的主人(父母)百般阻撓,但主人聽了男子所詠和歌「但願牆陰巡守者,達宵瞌睡到天明」,終於允許他們會面了。同時本話也在後注中明示此女子為二條皇后高子。
第六話則描寫男子「他和一個決不能公開結婚的女子私通,持續了好多年。這女子也並不嫌惡這男子。因此這男子終於和女子約通,在某一天黑夜裡把她偷出,相偕逃走了。女子卻在途中被鬼吞食。文中後半話的解說中,特別述說女子被鬼吞食,其實是暗喻了男女私奔失敗,二條皇后中途被其兄長帶了回去。從第三話到第六話,短短的內容,雖沒有風花雪月的熱戀過程描述,但纏綿悱惻的相思相戀的情境已填滿讀者的遐思空間,就算男子與女子的戀情因家人阻撓終究沒成功,也沒有導致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的殉情場景,但在和歌情詩的助長下,也成就了一齣永垂千古抒情詩般的戀愛大悲劇。
第三~六話的二條皇后章話群之後,緊接著是第七~八話的「下東國」章話。一般認為,男子的東國之旅,是由於男子因為與二條皇后之間的戀愛絕望而進行的傷心之旅。其中第八話,男子於駿河國宇津山詠了一首思念京城戀人的和歌「都鳥應知都下是,我家愛侶近如何?」,再加上此話開頭的「認定自身在京都是個無用之人」描述,男子意氣消沈之情狀,可解釋為與二條皇后之間的戀情已絕望所致。
與二條皇后相關的章話,其他還有六十四話及七十五話。第六十四話裡,「從前,某天皇時代,有一個女子,是恩寵深厚的侍女,特許她穿禁色的衣服。這女子是天皇母親的堂妹」,據推測這女子應是二條皇后高子,與「一個在殿上供職」,自稱「姓在原」的男子相戀。發現此事的「天皇」將男子流放,並將女子幽閉起來,然而男子每天晚上從「流放地點」偷偷地混進來,到那女子禁閉的屋子旁邊,吹笛示愛,是一篇敘述男女激烈愛情的故事。這篇章話裡,不但寫出女子的身份,更點出男子是姓「在原」之人,很明顯地指出是在原業平與二條皇后高子之戀。
第七十五話,這是二條皇后還沒當皇后而稱為皇太子的母親的時候,有一天到寺院拜佛,賞賜隨從物品時,「某男子」以「在進衛府供職」的老人身份登場,也得到賞賜,於是就詠一首詩奉呈皇太子的母親:「原上老松樹,應多閱世勞。我今年已邁,閒夢憶前朝。」歌中隱含了對過去戀情的回顧與留戀。
在和歌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日本平安時代,人們對於和歌有著高度的敏感,無論是高雅的文藝雅趣,或是鄙俗的蜚短流長,都能夠入歌吟詠,或是隨著和歌本身流傳。而這些和歌與圍繞著和歌本身的傳聞,在口耳相傳的過程當中,也逐漸地被擴大、改造。這種形式為和歌物語所繼承,即使是空想之作,也將之渲染得煞有其事,虛實難辨。
二條皇后章話群中,與第四話、第五話以及第七十五話當中出現的和歌,也被收錄在《古今和歌集》裡,明示為在原業平所作之和歌。其餘第三話、第六話以及第六十四話中出現的多首和歌,部分收錄於《古今和歌集》中,但多為無名氏所詠之和歌。非在原業平所詠的和歌,卻將之視為業平作品,再加上背景敘述,便成為業平傳說的和歌物語的一部分,這就是《伊勢物語》的特色之一。
第六十四話龐大的戀愛物語,應是後人延續之前的二條皇后相關諸章話,利用多首和歌重新建構出來的虛構物語。寫下伊勢第六十四話的作者,閱讀過二條皇后相關章話後,嘗試將手邊的和歌解釋為在原業平與二條皇后之間的戀歌,而讀者亦被作者以明確的形態重新再構築的和歌物語所吸引,踏襲過去的和歌物語知識,享受新的創作。
另外,第六話前半充滿虛幻空想,後半則藉由說明敘述,將讀者帶回現實世界。此話男子所詠「問君何所似,白玉體苗條。君音如秋露,我欲逐君消。」的和歌,其實是一首作者不詳的名歌,而這篇章話的作者,賦予這首和歌虛實參半的故事情節,將和歌與故事記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。《伊勢物語》第六話前半描述女子被鬼吞食,情節充滿非現實感,但作者籍由女子其實是被其兄長帶回的附帶說明,將本篇故事與在原業平傳說結合在一起,使其成為《伊勢物語》的一環。第六十四話的長篇和歌物語,亦是相同的手法,賦予了多首作者不詳的古歌新的生命詮釋。
在與二條皇后相關連的諸章話裡,男子被塑造成一個不畏身份差距,向困難挑戰的深情英雄。無論是第四話中,杳然音訊一年之後依然對女子情深的描述也好、第六話將女子盜出的情節也好,最為壓軸的,應該是第六十四話,可以說是挑戰天皇威權的追求行動了。男子此種「風流多情」的形象,是符合當時人們對於在原業平這類風流多情之士的期待。
二條皇后章話群,可以說是《伊勢物語》當中最富浪漫氣息的一話悲戀故事。《伊勢物語》的主角「某男子」─在原業平以及其戀愛對象二條皇后高子皆是史實上的人物。但是若從史實角度來考證,不符事實的部分很容易就會曝露出來。不過這種並非完全虛構,而是虛實參半的創作方法,讓讀者在欣賞物語的時候,多了一份想像的空間。
對於一個美好感人的故事,人們總是傾向於期望它是真實存在過的事。而《伊勢物語》的作者,便是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此種心情,將史實存在的人物,以及和歌史上作者不詳的名歌,重新加以詮釋及再創作,寫出《伊勢物語》中篇篇膾炙人口的故事。其中二條皇后章話群所形成的「日本版羅密歐與茱麗葉」悲戀故事,更是本書的代表作。
和歌是和歌物語文學《伊勢物語》的靈魂,再賦於感人的背景,故事於是展現了生命力。《伊勢物語》在《源氏物語》名譯家豐子愷的巧筆妙譯下,呈現出不同於林文月教授譯本的另一番中文鑑賞樂趣。
譯者簡介
豐子愷(1898年11月9日-1975年9月15日)
中國浙江崇德(今嘉興桐鄉市崇福鎮)人,散文家、畫家、文學家、美術與音樂教育家,原名潤,又名仁、仍,號子覬,後改為子愷,筆名TK。師從弘一法師(李叔同),以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。
...繼續閱讀
留言列表